国际海洋运费暴涨,大宗商品会受多大影响?
据了解,近期国际远洋运费出现了大幅上涨,美西航线运价更是较年初涨了近3倍。历史上中国出口到美国西部及东部的海洋运费约在每条集装箱1400美元左右,而至10月份,中国从上海出口到美国的海洋运费已经上涨至3900美元至4600美元。
根据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看到,从2020年中旬开始,运价指数出现了大幅上涨的现状,截至10月9日,反映即期市场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录得1438.22点,已经达到2012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
造成此次国际海洋运费大幅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因为疫情带来的国际市场需求订单暴增,其中如电子电器产品、床品及家具产品等,从今年5月份至今部分大宗商品的大幅上涨,也印证了此类观点。由于疫情的原因,导致海外丁腈手套需求大幅增长,从而带动天胶、丁二烯、丁腈胶乳产品出现了历史高点。
而又是因为疫情的原因,造成中国出口国外的电器出口量大幅增长,冰箱出口量的大幅增长,带动以聚氨酯为主要代表的需求增长,从而驱动产业链角度的环氧丙烷等产品出现了暴涨的行情。
所以认为,此次大宗商品的一系列上涨逻辑,驱动力在于终端需求的增加,其中包括了疫情影响下的部分终端商品需求增长,和因为政策原因带来的突发利好驱动。但是,终端需求的增长带来的产业链反向驱动,是此次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核心逻辑,也是驱动此次运费出现上涨的核底层要素。
另外,美国圣诞节临近,带来的圣诞节前的备货需求增加,也成为驱动此次运费价格上涨的力量之一,并且这一驱动力量,有望在11月份出现峰值。中国双11购物节日的到来,全球购的驱动下,带来的以快递为潜在需求增长的国际远洋货物运输,间接炒作了市场的高涨气氛。
目前来看仍有诸多因素支撑运费持续高位,所以运费短期恐难出现下降。另外,美国圣诞备货季、中国双11和部分疫情带来的终端需求增长产品,或将维持未来2-3个月中国大宗商品运价高位的关键,以及运费持续高位的有力支撑。所以,根据蝴蝶效应原理,平头哥认为,不排除在中国本年度剩余的时间内,再次出现大宗商品产业链其他环节大幅上涨可能,上涨的行业,将会呈现资源稀缺性和供给不足的特点。
破位下跌接下来怎么处理?
当前,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面临运力相对紧缺和租金水平上涨的情况,这将会带动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宗商品的CIF价格上升。CIF价格包括货物价格、运价和保险费,运费大幅上升造成大宗商品到岸价水涨船高。二是由于运力短缺,大宗商品无法及时运抵进口国,造成进口国供给偏紧,价格提升。
作为与BDI指数密切相关的铁矿石,最近价格走势为何却与BDI背道而驰?对此,姜兴春表示,近期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主要是下游需求大幅下降,国内钢厂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进行的减产所致。展望后市,今年下半年,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整体向好,BDI有进一步上涨动力,但是波动会加剧,将会处于高位振荡的行情。
一方面,需求整体旺盛。今年全球经济预期增长5%,美国推出了5500亿美元基建法案,欧盟经济复苏计划总规模超过1.8万亿欧元,印度、东盟、日韩等国家在疫情稳定之后也会加快建设步伐,对于原材料需求会不断提升。疫情尚未结束,各国粮食储备计划不会停止,黑海和北美地区将在9月迎来粮食发运旺季,预计2021年全球谷物贸易量达到4.9462亿吨,比上年度增加1604万吨;2021年全球煤炭海运贸易量将增长2600万吨,同比上升约2%;全球铁矿石2021下半年发运量约为8.5亿吨,比今年上半年提升8.4%;2021年全球钢铁需求量达到18.74亿吨,同比增长5.8%。中国下半年粗钢产量将比上半年减产6100万吨,对铁矿石需求减少,是一个相对利空因素。
另一方面,运力增长有限。2019—2020年期间,船东并未大规模造船,以结构性补库为主,因此2021年新船下水量整体偏少。根据目前订单建造进度,今年的新船交付量约为3093.7万载重吨,较2020年的4862.3万载重吨大幅下降,同比2020年运力仅增长3.3%。
有此看来,全球经济正在复苏,对于大宗商品需求将会继续增加,而新船下水量相对有限,确保了运力的稀缺性,下半年BDI有进一步上涨空间。但是,航运是贸易的派生需求,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疫情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变异新冠疫情、美联储加息、主要大国的经济政策、FFA投机都会影响航运市场,引起阶段性行情。
原创文章,作者:菜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0on.com/232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