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为什么不涨?什么时候会涨?
一、引雷
长期看,世上不会有无缘无故的下跌,更不会有无缘无故的上涨。
银行股,一直是一个很矛盾的话题。
宇宙行日赚9.5亿,整个银行板块几乎贡献了A股市场近半利润。分红方面,是A股的良心,不少银行股息率比存款利息还高。
估值方面,是A股市场的灾难。银行股,为什么涨不起来?
二、 银行股为什么不涨
1、低迷的估值
某软件上银行行业指数从2007年开始编撰,截止2021年12月8日,涨幅-7.52%。
换句话来京,如果有人专门投资银行业指数。那么从2007年至2021年,将颗粒无收。
并不是银行业有多么垃圾,一直不赚钱,主要是银行的估值越来越低。
我们以工商银行为例。从PE(市盈率,每股股价除以每股利润)看,2006年一度高达80倍,但来到2021年,不到5倍。
银行股市盈率这么低,股息率又还可以,为何没有资金愿意拉呢?
从PB(市净率,每股股价除以每股净资产)看,在2006年一度高达6倍,但来到2021年,接近0.5倍。
可以说银行股相当惨,完全不受待见。
因此,很多人拿着银行股,只能打吃股息的主意。过去5年,工商银行平均股息率为5.39%。
这种股价波动,真的让人很无语。因此,市场上很多人都在控诉——银行挣的全是假钱。
甚至上升到价值投资在银行股投资上已经破产的高度,那么,这是真的吗?
2.银行业商业模式的特殊性
银行股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对于一般制造业而言,花钱采购原材料,生产成商品卖出后收到钱。在交完税,扣掉买入原材料等各种花销后剩下的钱,就是利润。
根据算账的时间节点。每个季度算账一次,那就是每个季度的利润(季报披露的业绩)。每年算账一次,那就是每年的利润(年报的业绩)。
钱货两清,利润纯粹。所以中国人过年的一个祝福,就是年年有余。但银行和传统的制造业不一样。
银行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采购原材料)发放贷款(售卖商品),收到的贷款利息减去存款利息和各种费用,就是利润。这点和普通制造业比较类似。
但不同的在于,比如一笔贷款是五年期的,总额5亿,五年后才能收回本金。当然,每年都能收回利息,每年收到的贷款利息5千万。
在前四年,每年结算的利息扣除各种成本就是收益,比如每年3千万。但在第五年,由于借贷方破产,银行本金收不回来。那么就会造成一大笔亏损,且这笔亏损将会远远高于此前每年的利息收入。
我们算下账,如前四年每年净赚3千万的利息,总共赚了1.2亿。但在第五年,本金亏损5亿。
这是银行的经营风险所在。
而为了应对这种特殊的商业模式,银行需要每年就发出去的贷款进行分析,判断其安全性。并且从收入中专门提一笔款项出来,作为储备。
尽管如此,但商业模式蕴含的风险依然相当可怕。大约在2013年,南方某市发生金融经营风险,有些银行直接把此前近30年的利润一把亏光。
因此呢,从股民的视角来看,说银行挣的是“假钱”,确实有几分道理。
3.举个例子
我们看看华夏银行的数据。
华夏银行净利润从2015年来到200亿附近之后,就没怎么动过,在2020年全年净利润依然只有212.75亿。
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华夏银行放出去的贷款出现了很大问题。
一方面是银行最近数年大比例的减记不良贷款。一方面是可能出状况的贷款还在持续增加。
2015年,预估可能收不回来的贷款大约是162亿,但在2020年,变成了379亿。
同时,公司专门从利息中抽出来作为应对的准备金比例,也从167%下降至147%。
而监管要求,是150%。可以说是捉襟见肘,也是一直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
迄今为止呢,看似是稳住了,但华夏银行的贷款具体是个什么状况,谁都不清楚。
而没有稳住的银行,大约是包头银行、锦州银行之类的吧。那种银行的股东面对的是什么局面呢。
是被清扫出局。
三、总结一下
银行股也不能瞎买。如果你不懂银行的商业模式,只看股息、长期不涨什么的去瞎抄底。会很惨的。
原创文章,作者:菜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0on.com/225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