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反弹底部失败有什么特征?
在熊市期间,最容易发生的错误就是入场的时机早,市场还没开始上涨,投资者就已经入场,在指数继续下跌的时候,投资者不断地安慰自己底部就在眼前,风险并不会很大,结果,浅套变深套一发不可收拾。
牛市期间,如果亏了投资者硬抗一下的话,因为行情不断向上,还是可以赚钱的,但如果把这个方法用在熊市之中,只会越亏越大。熊市必须要果断认错,错了就出局,然后再重新等待机会。
反弹不是底,是底不反弹,因为直接就上去了,所以,真正的底部未来的走势会上去,而且一时半会儿也很难下来,而假的底则会在短时间内创新低。如果投资者认为某个区间是底部介入,只要在股价向下创出新低的时候止损,或者是在指数向下创出新低时止损便可。个股创出新低止损容易理解,但如果指数创出新低,个股并没有创出新低,也需要出局吗?
当指数创新低的时候,个股下跌的概率也会加大,虽然股价此时并未创新低,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所以,指数破位的点便意味着反弹底部的失败,这就是一个最为重要的止损点。这种方法不仅对于人场较早的投资者适用,对于人场较晚、在行情结束又买入的投资者而言,也同样适用。只要跌破了反弹之前的低点,便意味着下跌行情又将再次展开,因此,破位的点就是出局的点。
在图2-16中,上证指数在 2012年5月至9月下跌的过程中,出现了多次反弹的走势,这些反弹虽然位置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明显的共性:成交量在反弹的时候都没有明显的放大。没有资金进入,指数便无法形成
长时间的上涨,很快便又创出新低。
仔细辨认这些假底部形态便可以发现,它们与真底部的K线形态是非常接近的,如果不仔细看量能的变化,就很容易被套。如果不小心在这些假底部的时候买进股票该如何处理呢?在指数没有创出新低的时候,还可以暂时持有,而一旦指数向下创出新低,就必须要马上止损离场,切不可继续留在场中。
上证指数在2012年8月出现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反弹,面对这样的反弹走势,就不能再用创新低的方法来回避风险,因为这样做的代价比较大。这个时候可以利用顶部大实体阴线来回避风险。如果有大实体阴线最好就撤出来,这样比起创新低再止损撤出,风险就要小很多了。
在图2-17中,上证指数在2008年2月先后出现两次反弹,如果投资者只看K线估计就会出问题,因为下跌之后那根大实体的阳线非常诱人,仔细看一下成交量的变化便可以知道此时价格的波动特征是,指数虽然大幅反弹,但是成交量却并没有明显放大,这说明资金根本没有兴趣入场进行操作,上涨是虚的。
读懂量价配合八准则系统;从此掌握买卖之道!
在持续无量的情况下,反弹很快便结束,创新低的出现意味着风险的再次来临。由此可以看到,在大势向下的情况下,绝不能看到上涨就认为是行情到来的信号。行情来不来的根本是资金来没来,资金来了行情也就来了。所以,当发现指数上涨的情况下,一定要更多地在成交量上做文章,这样才不会被套。
在下跌过程中诱惑也同样是非常多的,难免会因一时判断失误而误入场中,但只要坚持在指数向下破位的时候及时进行止损操作,就可以避免深亏。
在图2-18中,上证指数在2004年5月,出现反弹的走势,在反弹的时候,阳线的实体还挺大,一口就吃掉了之前下跌的阳线,多方力度的强大不仅体现在阳线实体的外表上,还体现在其内在上,那就是成交量的变化。
指数反弹的时候,成交量却并未放大,这说明资金并未实质性的介入,之所以涨的幅度较大,只是那些还困在场中的资金在自救,拉起指数吸引买盘,旦买盘入场马上便会开始进行出货的操作,人场的都不是机构的大资金,成交量又怎会放大呢?
如果在反弹过程中的高点不小心买人股票,股票出现破位的走势,那么,在个股破位的情况下就必须要止损出局。如果个股相对强一些并未破位,但指数却先破位,在熊市之中,为了安全起见,也要卖掉手中的股票,以防止个股随指数进一步下跌。
在图2-19中,上证指数在2015年8月跌破了之前的低点,这是不是意味着要在破位的点位进行止损操作呢?就算在这个点位进行止损,已造成实际比较大的亏损,虽然继续止损仍然是正确的,但位置却并不是最为合适的。
在指数自低点涨起来以后,如果距离低点较远,那就不适用于利用破低点进行止损的方法,而是应当在反弹的高位择机进行出局。如2015年7月与8月,指数在高位都收出破位(局部高点震荡区间)式的大阴线,这与顶部的技术特征一致,因此,这才是最适合的出局时机。
到了2016年1月的时候,指数再次破位,从此时的破位可以看到,已经从高点下跌了很多,这个时候说止损就有点荒唐,因为在高点区间已经有明确的出局信号。所以,对于走上去的反弹形态,止损可就不在破位创新低的位置,那些反弹幅度并不是太大的走势,才适用于这种方法。
虽然同样是破位,但反弹的幅度与反弹的整体形态不同,标志着反弹失败的信号自然也是不同的,与之相对的就是投资者在判断错误之后的止损方式不同。
原创文章,作者:菜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0on.com/223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