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盘底部如何提前判断?教你几招,从此抄底不在难!
一、政策底
当股市面临崩盘,或者市场信心严重涣散,股市处于下降通道,且没有止跌迹象的时候,股市丧失了融资功能,政府发利好消息救市(托市)而形成的底部我们称之为政策底。
一般情况下,在一轮上行趋势运行结束而进入下行趋势后,政府在股市下跌初期不会出台相应的刺激政策,直到市场信心极度低迷,靠市场自身的力量已经无法激活市场时,政策才会陆续出台。
但政策出台犹如医生开药,需要一边开药一边观察病情,通常最初的药剂量较轻,收效甚微,甚至失效,市场不会迅速止跌。就笔者的经验而言,随着市场的继续下跌及政策的陆续出台,股价会逐渐进人底部。因此,一波大的下跌行情,从政策陆续出台到市场进入底部之间会有一个时间差。
不过,尽管政策底有时间差,政策的利多对市场来说仍然是起积极作用的,当利多的数量和强度累积到一定程度,投资者就会改变对市场的看法,加入到多头队伍中。因此当政策陆续出台的时候,投资者就要密切关注政策组合拳的力度与效果,同时关注大盘技术面的表现,为抄底做好思想和资金上的准备。
图4-1(周K线图)展示了2008年大盘构筑头肩底形态过程中与政策时间差的情况。沪市大盘自2007年的6124点一路下跌所伴随的政策变化,前两次的降低印花税虽然博得了反弹,但都没有改变市场趋势,直到4万亿元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加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出台后,才真正见底。这就是利好与大底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差。
二、人气低迷
散户普遍亏损,深套的人铁了心不打算割肉。市场上空头思想明显占上风,对利好麻木,利空放大,看空的人越来越多,对利空甚至中性消息过于敏感,无形中将利空因素放大。根据股市相反理论,往往在多数人极度悲观时,当你坚持不住时,底部也就正在渐渐来临。
最后一个多头倒下时,底部也就随之成立了。当多头越来越多地涌进市场,场外一致看好,人人都想冲进来时,底部基本就确立了。
股市共振理论之个股和板块均线系统的共振(实例)
三、资金面的多头信号
对于资金面的多头信号,笔者主要看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就是央行整体执行的货币操作。货币政策收紧,会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增加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放宽,会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同时降低公开市场操作,从而增加资金净投放。
“大河无水小河干”,如果央行的货币政策在股市走差时都是从紧的,股市在短期内将很难有太大起色,直到相对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到来。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只要没有通货膨胀压力,一般不会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了应付通货膨胀及预防经济过热所采取的措施。
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货币政策与股市之间同样有一个时间差。例如,当股市处于下跌趋势时,刚开始的降息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并不能改变市场的下行趋势,但随着这种政策的积累,下行趋势会逐渐改变;在上升趋势中也一样,货币政策改变的初期并不能改变股市的上行趋势,直到累积效应显现为止。
四、基本面的多头信号
股市中,人们常常会说,炒股炒的就是未来。这个未来就是对股票未来业绩的预期。只要业绩有预期,现在的垃圾就是未来的金子;只要有预期,现在的金子也可能变成未来的垃圾。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基本面与股价并无直接联系,但基本面的预期却与股价息息相关。
一般说来,一轮熊市已经让市场大跌,跌得市场信心全无,企业业绩大幅下滑。此时,投资者考虑的不应是市场曾经的大跌、曾经的业绩或当下的业绩。
他考虑的应当是:当下是不是最坏?预期会不会更坏?如果还会更坏,就等股价继续下跌,直到下跌消化掉那些更坏的预期;相反,如果未来业绩不会更糟糕,那么基本上就可以考虑买进了。
道理很简单,只要基本面预期不会更坏,市场就会慢慢转好,一旦转好的预期确定,行情一定会反弹上行。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业绩极差,但有概念的股票就能暴涨。因为它们可能在危机中重生,从乌鸡变成凤凰。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在牛市中逆向思维,当股票已经大涨,其业绩已经不能再增长,股价已经严重透支了业绩增长空间时,投资者就要卖出股票了。
原创文章,作者:菜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0on.com/222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