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线图例——从K线跟踪主力轨迹!非常准确的主力轨迹指标!
1.扇形走势。
扇形走势实际上是由两个圆底组成的,价位先形成一个圆底,然后上升,不久又回落再次形成圆底,不过这次的底比上次的高。两个圆底组成的图形就好像一把中国的扇子,所以形象地称为扇形走势。
例如海油工程(600583) 2006 年10月份至12月份的K线走势图就是扇形走势,见图8一7:
扇形走势由两个圆底组成,其意义与圆底相同,只是主力收集力度更强劲罢了。在扇形走势中,第一个圆底表示行情已经形成正等待上升,但主力吸筹尚不够,他不想股价那么早便急升,所以将价位压低形成第二个圆底。当然,形成第二个圆底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好消息正在酝酿,但仍未证实。
2.横盘走势。
横盘走势,即价格走势呈横线形状。横盘形成,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主力正在收集或派发。如果是在低位形成横盘,大多是主力正在悄悄收集,他不想价位升上去,以免提高吸筹成本。所以,股价低时会进货,高时又会压价,价位暂时未能上升,形成一条横线形状。对投资者来说,遇到横盘走势,应该注意:
(1) 密切注视,不要走神,因为股价一旦突破横盘,涨幅是很惊人的。
(2)如果股价突破横盘,向上发力,则是一个强烈的买进信号,要趁机进货,越迟价位越高。相反,横盘之后价位突破向下,要趁早出货,越慢价位会越低。
(3) 一般来说,横盘时间越久,向上或向下突破的威力越大,升跌幅越厉害;反之,升跌幅就越小。
(4)横盘打破之后,不管是升还是跌,如果此时的成交量出现明显放大,则说明推动升跌力量也很强大,狂升狂跌的可能性非常大。
例如太原刚玉(000795) 从2010年6月9日至2010年8月25日的走势图,就是典型的横盘走势,见图8-8:
3.阶梯形走势。
阶梯形走势分为上升阶梯形和下降阶梯形,上升阶梯形是指价位横移一段时间后急升,再横移一段时间,再急升,从而形成一个与阶梯相似的图形。上升阶梯形走势属于主力系统有步骤的收集形态。形成此种走势的原因是:
(1)主力正悄悄收集,所以在横移阶段一路压价来进货。
(2)这种进货不可能总不被人发觉,当有些人感到主力在收集时,加入买家行列,所以股价呈直线式上升。
(3)当价位急速上升之后,需暂时消化一段时间,但主力仍然不肯罢休,一路接下获利回吐盘,于是价位不跌落,出现横移走势。
(4)横移一段时间后,仍未吸够筹码,加上又有外部资金加入,于是价位再次以直线式上升,如此反复。
如永泰能源(600157)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的K线走势图,就是典型的阶梯形,见图8-9:
3分钟带你了解缠论:笔和线段,以及中枢与走势类型
上升阶梯形是主力系统收集形成的,而下跌阶梯形是主力有秩序派发形成的。主力一段段派发,在下跌横移时托住价位来出售,使价位在跌后横移,横移一段时间后,卖盘始终庞大,再次使价位直线下滑,主力又托住价位来出售,如此反复直至全部清仓。
显然,对于上升阶梯形,散户一经发现,应早日跟进;相反,一旦发现下跌阶梯形,应早日脱身。
4.圆底。
通常圆底是这样形成的:股价自高位回落一段时间后,开始上升,但它不是立即上升,而是在低位缓缓上升,在图形上形成一个圆形的底部。例如2006年7月至11月武钢股份(600005)的K线走势图,就是典型的圆底形,见图8-10:
圆底形态形成原因:
(1)圆底或是从高位跌下来或是主力尚未吸够货,大市处于盘整期主力打压后形成。
反正价格下跌一段后,抛盘减小,主力慢慢收集,不急于推高股价。
(2)成交量也通常与股价图形走势吻合:初跌时,恐慌,成交量大;然后,随着抛压减轻,成交量随之缩小;当主力还要多收集些时,不得不慢慢抬高价格,于是圆底右边成交量也随价格轻微上升而不断放大;突破圆底时,成交量应持续放大。
既然圆形底往往预示主力收集,那么,一旦收集完成,该股就会有巨大的升幅,因此,投资者在突破圆底并有成交量配合时,应该果断介入。
5.旗形。
股价旗形走势,指股价突然急升,拉出一根旗杆,然后由这个价位作轻微的有次序的下跌,下跌时的高位与价位之间划上两条短暂的趋势线,就在图形上形成了旗形。
形成旗形走势的原因:
(1)受到某些利好消息刺激,股价急剧上升,形成旗杆。
(2)利好未落实,于是有人获利回吐。
(3)主力未吸够货,仍想在低价时多吸纳些,于是压价人货,但由于已引起少数精明散户注意,因而也跌不到哪里去。
(4)利好消息终于兑现,价位想压也压不下去,就以消耗性形式向上突破。
(5)上升之后,往往是最后一波,很快就会急速回落。
分析时应注意,旗杆上升时,成交量应该增加;在旗布阶段成交量应该大幅减少;在突破旗形后,不论升跌,成交量都应大幅增加。旗形形成之后,突破时间不应超过1个月,否则会失效。
对于散户来说,遇到上升旗形,应趁低进货,同时应注意,此后的上升或回落都是迅速的,持股者要抓住出货时机。
原创文章,作者:菜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0on.com/22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