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线图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标示经济或股市走势变化及升跌的方法,同时它是经济或股市技术分析中惟一的带有东方特色的方法。
它独树一帜,在众多股市技术分析方法中一直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是技术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图形分析方法和工具。
市场中的任何技术指标都可以舍弃不用,惟独K线图不能舍弃,否则对市场趋势或各指标的把握将无章可循。因此,它是市场及各技术指标的“定海神针”。
K线图在股市、期市、外汇、黄金走势及市场物价等市场交易领域被广泛使用,使决策者和投资者一目了然,直观易明,从而根据其显示情况作出决策与投资意向的灵活调整。
K线图起源于200多年前的日本,当时日本粮食市场上有一位名叫酒井的商人为了能够预测米价的涨跌,他每天仔细地观察市场米价的变化情况,并将米价波动用图形记录下来,这种图形后来被迅速推广到股市并向世界流传,故K线又称日本线或酒井线。
在日本,将K线图称为“罚线”,K线是罚线的读者,由此发展而来。而在汉字文化圈的东南亚国家里,人们习惯于称K线为“阴阳线”,因为K线是以“阴线”、“阳线”来显示涨跌的。
在受儒家文化影响较深的地方,人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是阴阳相对的,如以颜色而言,红色属阳,黑色则属阴。
从心理上讲,红色表示欢快喜庆,黑色表示消沉寂静,正好反映了市场价格上升与下降时人们的不同情绪与气氛。它说明了K线图所表达的含义包含了投资者的感情色彩和情绪的波动起伏。
K线阴阳线被引入股市后,人们发现其准确性相当高,表达性质客观具体,充分揭示了买卖双方的强弱对比与价格的阴阳消长,即价格在单位时间内的细微变化。
市场人士对于阴线和阳线、上影线和下影线的独到研究,使我们很清楚地看出阴阳法则在现代经济轨迹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看到价格波动的“阴阳”属性和东方思维体系中“阴阳”概念的合理性、客观性及其“阴阳”的表象作用。
K线阴阳线的图示作用完全可以说是“阴阳属性”的“脱胎”与“克隆”。正是由于K线阴阳线有如此表达事物的客观作用,又由于东方哲学在东南亚地区有良好的基础,所以,K线图几乎成为投资市场通用的图表分析法。
K线图法把5分钟、15分钟、30分钟、一天、一周、一月或一年等单位时间内,市场价格变化中最主要的开市价、最高价、最低价及收市价等四个价位(四象)集中反映在一条柱线上(太极),同时又采用了红色或黑色柱(阴阳)来直观地反映或描绘市场的升跌消长。
(一)单K线的阴阳四象性
单K线反映了单位时间内买卖双方争斗的结果和行情阴阳消长的属性。单K线是以升跌反映到阴阳线上并以阴阳线反映出行情的升跌。
单K线由开、高、低、收四价位组成,以开收价位反映买卖行为及行为结果,以高低价位反映买卖行为的最大极限,故可将单K线的四价位组合称为单K线的“四象”组合,见图1一1。
普通投资者可以从走势必完美知道什么?
单K线以实体大小又可分为大阳线、小阳线、大阴线、小阴线,亦可类比为“老阳线、少阳线、老阴线、少阴线”四象形式。“老阴、老阳”说明买卖过极,极则有反;“少阳、少阴”说明行情处在发展趋势之中。
单K线除“开、高、低、收”绝对不重合的“四象”外,还会出现重合的情况,即光头光脚、光头不光脚、光脚不光头及开收价相同的单K线四象基本形式。
综上所述,共有八种单K线表现形式,可称之为“八象”形式。此单K线的八种表现形式的事物的“单成象”。
“单成象”只反映状态,不反映趋势。因此,单一孤零的阴阳线并不能对股市(事物)走向作出客观全面的反映。
所以列出单K线的特点及形式,是想让大家了解K线图在组合上、表象上及其所派生的形态上同易学框架的如此全面客观的吻合所给予我们的启迪,从而使我们真正找到认识股市及经济观象的钥匙,并找到切人点,同时再由点及面地为认识与掌握多K线组合所蕴含的属性关系打下基础。
以列出单K线的特点及形式,是想让大家了解K线图在组合上、表象上及其所派生的形态上同易学框架的如此全面客观的吻合所给予我们的启迪,从而使我们真正找到认识股市及经济观象的钥匙,并找到切入点,同时再由点及面地为认识与掌握多K线组合所蕴含的属性关系打下基础。
(二)双K线的四象八态性
连续两个单位时间的单K线组合在一起的K线形式称作“双K线”。双K线亦有四种基本组合形式,可称之为“四象双K线”,见图1一4。
双K线中有根K线会出现纯十字星。
故双K线的基本(标准)组合共八象,为双K线八种组合表现形式(中继线可称之为游魂线)。
双K线也只反映了市场运行的相对力度,是一种过程状态,它仍然是不稳定的,不能对行情走向作出全面客观的反映。
(三)三K线的基本成象性
连续三个单位时间的单K线组合的K线形式称为“三K线”。三K线为有形线,对行情走向有指示、反映作用,但必须在较关键的技术位置上。三K线亦可有八种基本组合形式;
以上是内容是让投资者对K线有初步的认识,下篇文章我们会介绍K线的实质,请继续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菜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0on.com/221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