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书中,中本聪设计的比特币系统是一种基于密码学的数字货币。支付时,A 先支付了 10 个比特币给 B,把这个账单信息告诉 B,同时又告诉 C 和 D,在一个网络平台上,任何想知道该信息的人都可以去核实这个信息。
2008 年,一个取名叫中本聪的网络极客发表了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记账系统”的《白皮书》,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也不知道中本聪是谁。在书中,中本聪设计的比特币系统是一种基于密码学的数字货币。
比如一个经济体中,有 A、B、C、D 四个经济人,根据自己的交易需求,相互之间有了转账的需求,转账需要支付。支付时,A 先支付了 10 个比特币给 B,把这个账单信息告诉 B,同时又告诉 C 和 D,在一个网络平台上,任何想知道该信息的人都可以去核实这个信息。因为,一旦公布信息被核实后,没有任何人有能力去更改这个信息。
当 A 给 B 转账 10 个比特币的时候,第一个就是要将转账的数目记在自己的账本上。在商品经济中,记账首先是作为私下的台帐留给自己和客户用。但是,在数字货币系统中,可以通过远程系统向整个经济体公布说:“我已经支付了预付款,货物正在路上。”
由于都是在网络上的第三方平台当中,A、B、C、D 能够同时看到这个转账信息。如果 B 有转账需要,比如说他把自己的 5 个比特币转给 C,他只要在比特币网络平台上,把这个信息同时发送给 A、C、D,就会发现整个经济体中,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转账记录。换句话说,账目在经济人之间变得透明。如果 C 和 D有转账,也是同样道理,这个交易经济共同体的账目信息是透明的。
按照中本聪的设计,在这个透明的信息平台上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存储规模打一个包,或者叫一个区块(block),一个区块规定信息存储空间是一兆,大体上可以存储 4000 多条记录。区块的信息储满之后,我们就可以把它通过存储语言,链接到前一个区块上,这就叫区块链(block chain)。有了这样一个系统后,就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个是以谁为准?因为每个人的账单顺序,可能是不一样的。你在自己个人的账单上可能把自己的记录是先发送给 B,再发送给 C。可是由于网络的延迟效应,在 C 那边可能先收到了信息记录,从而造成混乱。
第二个问题是我为什么要记账,凭什么你把信息发出来我就要记录呢?这实际上是一个激励问题。
币圈新手必读:3分钟了解冷钱包、热钱包
第三个问题是防伪。A 在平台上公布说,他给 B 发了 10 个比特币,但是 B并没有收到,那这条信息是真还是假,很难判断,防伪也变得非常重要。
中本聪设计到,如果记账的话系统会给你有奖励。用户记账有手续费收入,如果 A 付给 10 个比特币给 B,那么 A 就要多付一点,这一点就是记账费用,和银行收取手续费一样。当然,用比特币,手续费会变得非常低,电子记账的成本不到前台柜员成本的万分之一。
第二个奖励针对打包人。2008 年,中本聪设计每 10 分钟打一个包,打包人可以收到 50 个比特币的奖励;过了四年之后,每打一个包会奖励 25 个比特币,再过 4 年会奖励 12.5 个比特币。以此类推,每四年打包奖励就会减半,一直记录下去,这一无穷等比数列的极限值是 2,100 万个比特币。正是因为有手续费和打包奖励这两个制度设计,大家都抢着去记账和打包。
以谁为准,只能是一个人打包。中本聪想到一个办法叫工作量证明。每一个参与的用户都要去做一个很难的数学题,你把它做出来了,就有权利打包,会获得手续费以及打包奖励。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挖矿,是一种典型的货币一级市场行为,寻找最捷径流量——黄金流量。
这个数学题取决于 CPU 的运算速度,具体的原理是通过一种叫做哈希函数的散列函数来完成。比如说,哈希函数里面著名的算法叫作 SHA256,这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发明的一种算法,如果我把一个字符串输入到这个 SHA256 函数里面,就会输出了一个 256 位的二进制数,而且没有什么规律。如果输入值改一点它的输出值都不一样。显然,这种函数正向算比较容易,而反向算则非常的困难,这就是加密函数。挖矿就是基于这个 SHA256 的运算,有人运气好,第一个数就算出来了,直接就能打包;运气不好,算好长时间也算不出来。平均来讲,谁的矿机计算能力强,谁就更有希望打包这个块,所以大家都拼命去买矿机。
显然,挖矿的过程就是寻找黄金流量,是一种给定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态征级别”条件下,最短时间获得发行货币牌照的资格。而加盟章程的设计和邀约新的会员进入比特币挖矿系统,并管理这个系统让其持续存在,匿名是最好的防范方式。
(作者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作者:曹和平 责编:张健
盘点:四大虚拟货币有哪些差异?
原创文章,作者:菜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0on.com/218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