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资产(资产”为什么等于“负债+权益)

欧易(OKX)交易所

新用户永久最高20%手续费减免!

官网注册   APP下载

年复一年,每一个开始学习财会的初心者听到的第一句话大概都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当”。这句像武学秘籍或者魔法咒语的话被所有从业者翻来覆去念叨。每次打开一张 T 型资产负债表,我们第一直觉总是去看看左右两列的最后一行是否填列着相同的数字,资产是否等于负债与权益之和;换句话说,报表“平不平”。平 —— 这是写入每个财务人基因里的一个字眼,也被很多人视作一个财务人员最基本的职责 —— 报表都做不平,还算一个财务吗?

不过等一等,资产负债表难道与生俱来就是“平”的,资产天生就等于负债和权益吗?这个天字一号的会计恒等式难道是从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就存留在世间的?资产负债表的两侧为何会像连体婴一般不可分割,又像镜中人一般步调一致、分毫不差?


翻开任何一本会计教材,几乎都会提到现代使用的复式记账法起源于14世纪末的佛罗伦萨,那里的商人和银行家率先开始以借贷的表述方式同时记录一笔交易行为。资产负债表几乎也萌芽于同一时期,但最初的报表与现在我们看到的形式大相径庭 —— 只是简单地把每个客户到年底时的欠账罗列出来,有点儿像现在我们用的应收账款台账。此后一名本笃会的修士在他写的一本著作里,第一次正式提出了财务报表这个概念(这位名叫 Pietra 的修士同时也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人),但这种所谓的报表仍停留在很粗糙的阶段,繁杂而混乱,基本上是另一种书写形式的账本。

现代资产负债表的雏形诞生于17世纪初,一位弗兰德地区(也就是现在的荷兰)的工程师 Simon Stevin 在他写的一本书里,提出了在一张报表的两侧分别以借贷来列示公司资产和负债,并且其中还包括了类似现如今股东权益变动表的内容,已经相当接近如今的报表形式了。

什么是资产(资产”为什么等于“负债+权益)

真正为现代财务报表定型的则是英国人。在1856年的英国公司法里包括了一份财务报表的样板,其中很明确地在资产负债表两侧分列资产以及负债和权益(同时也明确提出了股东权益的概念)。这应该是首次在一国范围内以法令的形式要求统一的报表编制样式。

什么是资产(资产”为什么等于“负债+权益)

但在这份英式报表中,还没有区分出流动资产/负债与长期资产/负债。为“报表大厦”盖上这最后一块砖的活儿最后轮到了美国人。从历史上来说,美国的众多企业主与英国同行们在创业方式上有所不同:后者在18至19世纪繁荣兴盛时,惯于依赖出售股份来获得资本(也正因如此,世界上最早的金融泡沫就发生在18世纪初的英国);而前者普遍历史更短、规模更小,因此在筹措资金时更依赖银行贷款。站在银行(而非股东)的角度来看,借款人有没有足够的偿债能力、有没有足够的流动性,成为最重要的一项判定指标。这就要求公司的报表中能清楚地区分出资产和负债的期限。这种来源于贷款人的要求迫使众多企业主改变财务报表的披露方式,逐渐成为约定俗成的惯例,并最终被会计准则和法规所固定,成为强制性的财务要求。


在追溯上面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已经把最初那个问题拆分成了两个问句:

  1. 资产负债表为何呈现左右两侧相等的形式;

  2. 资产负债表的右侧为何分成负债和权益两部分。

对于第一个问题,一定有人会说,不就是因为“借贷必相等”这句话嘛。从形式上来说这个回答当然没有错,但恐怕还没有道出其背后的根源。复制记账法、以及由此产生的借贷关系,并不是中世纪意大利人拍脑袋得来的产物,而是反映了他们如何看待资产与负债权益之间的本质关系:负债和权益就是资产的来源。

什么是资产呢?能够在未来带来利益流入的一项有形或无形的事物,持有资产的人或组织也同时获得了未来预期中的利益流入。天底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掉下来的资产。原本掌握资产的人或团体将其投入到企业这个组织形式里,并不是为了做公益,而是为了满足经济诉求。任何一家企业要获得一项资产,就要向让渡这项资产的对象(即投资者 —— 投入资产的人)付出相应的对价,这一对价就以负债或权益这两种融资工具的形式体现在资产的对面。换而言之,资产负债表体现了一家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左边是权利、右边是义务,权利义务对等,从而构成了恒等的会计关系。

“企业”这个词意味着一种组织形式,也意味着一种经济活动的方式。我们常说一个企业拥有多少资产、背负多少负债,但这种“拥有”其实是临时的。我更愿意用另一种表达方式:这个企业“承载”了多少资产和负债。打个比方,就如同一部电影的导演,在拍摄中掌控各部门的人员和参演演员,在此过程中剧组人员也会不断有入有出。但这些人本身可能都另有编制和主业,只是在这部电影里归集到这个导演名下供其调遣,电影拍完该回哪儿回哪儿。企业所承载的资产也是同理,投资者通过企业这个载体实现资产的增值,最终增值的成果仍然要从企业流回到投资者手中,而不会永久地留存在企业主体里。因此广义上来说,企业所持有的所有资产都可以视作“借来的”,资产负债表即是用来记录和反映这一借贷关系 —— 因此“借贷”在这里不仅是一个会计术语,也同时指代了资产出借这一经济行为的实质。


至于第二个问题,即资产负债表右侧的分类,则是基于投资者期望的回报方式不同,举几个例子:

  • 投资回报的根本来源/法理不同:理论上来说,投资回报由两个部分构成,即资金的使用成本(利息)和风险溢价,相对而言负债更多体现使用成本的回报,权益更多体现风险溢价的回报;

    会计分录借贷怎么分(会计的借贷记账法详解)

  • 投资风险/保障程度不同:通常债务工具对投资者的保障程度要高于股权工具,风险则要低于权益工具;

  • 回报的收益率不同:与风险相适应的,债务投资者的回报率通常比股权投资者低;

  • 回报期间不同:债务融资通常有固定的偿付期间约定,股权工具尽管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被赎回,但大部分情况下还是被视作一种“永久性”融资/投资工具;

  • 清偿顺序不同:当企业破产或清算时,债权人的受清偿顺序通常排在股东之前。

如同前文所提到的,尽管有着上述这些差别,但资产负债表并不是与生俱来就被拆分为负债和权益、以及长期和短期资产/负债,而是在财务理论的发展中逐渐且自发形成了现在的通用模式。伴随着对上述差别的逐渐认识,投资者和经营者达成了一种共识,把资产的来源(即融资方式)分成负债和权益两大类,更便于报表阅读者理解融资工具的构成,并判断不同的融资组合给资产风险和质量带来的影响。这种负债和权益的划分方式,被数以百年的实践证实是最有效、合理、并具有普遍性的一种分类,于是被大众接受并沿用至今。

因此即便不按照负债和权益来分类、而是把资产负债表的右边变成其他的分类方式,它还是会相等的。本质上资产负债表的两侧只是资产的一体两面、不同的表达角度。比方说按照投资者期望的回报周期来划分融资方式,似乎也不是不可以。这种假设下,资产负债表可能就会是长成这个样子:

什么是资产(资产”为什么等于“负债+权益)

再换一种思路,假如我们按照投资者期望的回报率来划分融资方式,资产负债表可能又是长成以下的模样:

什么是资产(资产”为什么等于“负债+权益)

又或者可以是这样的:

什么是资产(资产”为什么等于“负债+权益)

当然,报表的左侧也可以加入改头换面的行列,比如:

什么是资产(资产”为什么等于“负债+权益)

一切皆有可能,条条大路通罗马。也许历史上真的出现过这些长得不太一样的资产负债表,但最终没能成为主流。财务报表必须具备可比性,而这种可比性又是为了满足大多数企业最普遍的对内和对外需求,这注定了它是一个少数服从多数的事物,不可能允许少数企业按照自己的需要来编制独特格式的财务报表。这些非主流的报表形式充其量只能成为一种补充,而不可能替换主流财报的作用。

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这个问题的答案:资产负债表从原理来说并非是“负债加权益等于资产”,而是“资产等于其来源对价,来源通常又分成了负债和权益两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将立刻清除。

会计分类有哪些(会计分类及职责详解)

原创文章,作者:菜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0on.com/177456.html

(0)
菜鸡菜鸡
上一篇 17 8 月, 2022 5:29 上午
下一篇 17 8 月, 2022 5:42 上午

欧易(OKX)交易所

新用户永久最高20%手续费减免!

官网注册   APP下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