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科技往往需要数十年时间发展才能达到一定的应用规模,而独角兽企业的诸多创新却只要3到5年。到底是什么让一家初创企业能够成为独角兽?是独一无二的赛道?是高精专新的技术?还是能够改变生活的创新模式与概念?
为解答这些问题,普华永道以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获得独角兽称号的企业为研究样本,归纳其关键特征,总结出了独角兽企业的五大新兴趋势,它们分别是:
▧ 消费金融服务多元化
▧ 从电动汽车到能源转型
▧ “Z世代”带来的改变
▧ 出行企业进行历史性转型
▧ 健康与保健服务的虚拟化进程
普华永道指出,独角兽企业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们专注于正在迅速发展的、或者近期有迅速发展潜力的市场,并能在其中迅速站稳脚跟。
每期监测和精编中文视野之外的全球高价值情报,为你提供先人一步洞察机会的新鲜资讯,为你提供升级思维方式的深度内容,是为 [ 红杉汇内参 ]。
内参
生活在独角兽企业的世界
作者:普华永道(PwC)
编译:洪杉
独角兽企业无处不在
据统计,在过去的五年半中,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由165家增长到了743家。
遍布全球的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和美国,他们拥有约80%的独角兽企业总部。除此之外,印度作为科技领域的引领者,独角兽企业排名第三,增量迅速。例如,近五年来,印度的独角兽企业数量已由5家升至31家。
在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的投资都流向了高科技、互联网和电信公司。如今越来越多的资金则选择了金融科技、工业科技、移动科技、健康科技、数字商务以及娱乐。可见,科技正在影响并改变着众多的垂直市场,这些领域内的投资及业务流程不断演化,开始模糊行业的界限。
在样本期间,市面出现了106家专注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分析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的独角兽企业。在中国,人工智能公司主要专注于面部识别和计算机视觉;在美国,大部分企业会使用人工智能来提升绩效、深化数据分析或完成自动化业务运营。
新的黄金年代
通过分析独角兽企业,我们总结了影响未来十年的五个趋势,其中部分趋势的影响则会持续到2030年代。总而言之,在这个技术创新似乎永不停歇的时代里,这些趋势代表了一些振奋人心且最具发展潜力的机会。
一、消费金融服务多元化
平台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无缝、跨境、高度可扩展的数字支付提出了全新要求。如今,各类消费应用平台通过“先买后付”(BNPL)产品、数字银行、抵押贷款、保险和财富管理等方式,将原有的支付服务拓展到了借贷领域。
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从2016年的36家增长到2021年的159家,数量增长超四倍,复合年增长率为35%。同时,数字银行独角兽企业的数量从2016年的2家增加到2021年的8家;同一时期,财富科技独角兽企业从4家增长至22家。
经济的数字化进程也在为数字货币走向主流奠定基础,提供基础设施。这些公司为数字资产打造了新的交易场所和数字钱包,也为该领域未来的创新建设了核心的基础设施。
二、从电动汽车到能源转型
电动汽车的销量在2020年间增长了40%,达到300万辆,且有望在2021年实现98%的同比增长——这得益于消费者不断提高的接受度、政府的激励措施与在众多领域扩大电动汽车市场规模的政策。为满足需求,电动汽车市场不断扩大。例如,全球许多主要的汽车制造商现已提供电动车型,或者开始向电动汽车转型。锂电池制造商、储能公司和充电网络提供商紧随其后,不断升级相关工业技术。
电动汽车的兴起是打造新型生态系统的第一步。除汽车行业外,该系统还涉及能源、物流和金融服务。最终目标则是通过以平台为基础的交通方式,服务于消费者和企业。随着充电技术的不断升级,能源转型的目标有望在这个十年内达成。
此外,即使汽车市场迅速走向电气化,自动驾驶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让自动驾驶技术达到成熟且具有一定规模,文化和监管上的双重认可不可或缺。在研究样本期间,有21家独角兽企业致力于自动驾驶这一领域。例如,中国的北汽新能源、小鹏汽车和蔚来,以及美国的Waymo和Rivian Automotive都在进行着这方面的汽车研发。该领域的其他独角兽企业还有人工智能引擎和传感器组件的提供商。
三、“Z世代”带来的改变
2020年以前,游戏和流媒体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已经引起了公众的关注。“Z世代”是出生于1997年至2012年间的数字原生代人群,他们在成长中经历了天翻地覆的社交和学习方式变化。放眼世界,这代人生活中的多个关键环节都已网络化,例如远程学习和通过在线游戏与朋友交往。
这种转变俨然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为我们引入了元宇宙这个由科技手段创造的数字世界。创新往往着眼于下一代,而且“Z世代”的大部分人已经足够成熟,能够推动与技术有关的行为及使用并引起他人模仿。同时,科技世界也不断迎合着他们的需求和偏好。例如,社会上对游戏和流媒体领域独角兽企业产品及服务的需求猛增,而这些企业的估值也在不断上升。自2020年以来,已有33家娱乐和传媒企业获得了独角兽称号。
信用卡申请条件有哪些(申请信用卡注意事项一览)
游戏行业分析公司Newzoo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游戏市场创造了1778亿美元的价值,同比增长23%。
与游戏独角兽企业类似,相比于2016-2019年,流媒体独角兽企业在新冠疫情期间筹集到的资金超过疫情前的一倍多。他们已经无处不在,例如,TikTok、快手在疫情期间每月的活跃用户都增长到了惊人的10亿。
这一趋势才刚刚开始——新兴数字科技带来的技术融合有可能创造出我们尚无法完全想象的Web 3.0经济,并在十年内不断发展。
四、出行企业进行历史性转型
新冠疫情发生前,独角兽企业打造出了一个关于出行的行业,起初人们利用这些公司推出的互联网产品进行打车或者拼车,但疫情在一夜之间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与此同时,食品和日用杂货的配送企业也在大力响应消费者的新需求。在研究的32家公司中,有13家在新冠疫情期间成为了独角兽企业。例如,美国独角兽企业DoorDash的用户数量从2018年的400万增长到了2020年的2000万。
购买地点和购买方式上的这种概念转变,以及出行行业参与者带来的影响,诞生了一种新的生态系统。而这种生态系统仍然以传统意义上零售商、数字商务企业和物流供应商的服务为基础。例如,数字商务的发展与创新的支付方式相结合,为从零售店或餐厅取货配送的企业创造了巨大的机会。中国的货拉拉等物流独角兽企业,也因此有机会同卖方签订合同,承接客户从卖方电商平台所购商品的配送业务。
五、健康与保健服务的虚拟化进程
新冠疫情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获得医疗保健的方式。为了在疫情期间了解病情、同护理人员交流和开具处方,远程医疗和远程就诊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看病方式。自疫情发生以来,已经新出现了13家远程医疗独角兽企业——2021年上半年就出现了9家。
除了开具处方和提供医疗服务外,一些保健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会在患者与治疗师之间搭建起虚拟的沟通桥梁。在研究样本期间,14家健康分析平台独角兽企业共筹集了34亿美元的投资。
此外,放眼未来,生物技术前景光明。例如,mRNA及相关技术在药物和疫苗的开发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仅在2021年上半年,就出现了8家生物技术独角兽企业,其中的3家企业公开强调了药物研发过程中使用的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会在2030年前看到这些技术在医疗保健市场中的全面应用。
当下的独角兽企业在塑造资本市场和投资策略的同时,也在不断改造并重新定义所在的行业——通过开发新产品和服务、迅速扩张到新的地域市场,以及利用它们募集到的资金吸引人才。当然,传统企业也需要考虑如何与数字企业竞争。它们会发现通过合作进入新市场也是可取之举。随着创新规模的扩大与数字经济转型的实现,那些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传统企业也将会越来越深地融入到独角兽企业的运营之中。
情报
#普华永道发布中国行业并购趋势#
2021年消费市场整体交易活跃度增强
2021年消费行业交易并购数量创新高,交易数量上升37%,高频刚需的“食”赛道稳坐2021年交易并购数量“头把交椅”。新消费品牌兴盛原因:
▧ 普适性的消费升级需求扩大;
▧ 对国产新消费品牌的接受度逐渐增强;
▧ 消费人群迭代:愿意为产品设计、特色支付溢价;
▧ 生产端供应链的成熟;
▧ 品牌与消费者链接的便利性。
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消费行业并购交易在消费升级趋势的方向发生:
▧ 消费行业交易并购将趋于理性。
· 随着95及00后迈入职场,新生代消费者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同时,基数较大的60后们正在步入退休的年纪,更容易接受互联网、其消费观念也相对更开放,老龄化消费的新契机或将在不久的未来开启。
· 产业升级将带动新一代更优质的消费品以更高效的生产方式满足国人乃至世界消费者的定制化、个性化的需求,无法被商品满足的情绪化需求或将通过更高质量的服务被满足。
· 产品、服务与消费者之间的触达链路被缩短。
▧ 产业链整合及供应链优化。
· 可提升企业生产运营效率的数字化工具的融资规模将持续上升,同时并购标的将从专注于提升企业内部效率转向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链接协同;
· 消费品牌将加大对上游生产及原材料端的控制与协同,以加强其产品的技术与成本优势;
· 投资机构或将加码其看好的细分消费赛道的供应链企业,在资产组合端形成协同效益,因市场活跃而受惠的延伸需求的生意将持续受到资本关注。
▧ 消费升级机遇。
· 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过渡,服务占比普遍上升;
· 恩格尔系数下降,家庭服务社会化上升;
· 休闲需求旺盛,3C数码、休闲度假、健身运动、宠物娱乐等增速加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将立刻清除。
哪家银行的信用卡好(6家国有大行信用卡大比拼详解)
原创文章,作者:菜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0on.com/141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