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色经济圈2.0所需要的入金与出金,很多交易所提供 USDC 买卖服务,让用户转帐或者以信用卡购买,或出售后电汇回传统银行帐号。此外,直接到Circle官方网站,更可享用免费的双向兑换;所谓免费是指1美元双向兑换1 USDC。
出入金不便的代价远低于物理抗争
入金方面,从香港银行帐号电汇至Circle的美国银行帐号,除高阶户口以外,银行一般会收取几十到百多港元不等的手续费,也至少得花一天,这是但凡跟传统体制互动的必然,同时也清楚比对出,大部分人习以为常的银行体系效率有多低,毕竟以区块链转帐一笔USDC,哪怕对方在天脚底,到帐一般毋须一分钟,费用也一般用不到几块钱。
除了入金可以使用信用卡购买,出金也可以倒过来。市面上有好些密码货币储值卡,比如回赠最高达5%的crypto.com Visa卡(注:该卡的发卡银行Wirecard刚被发现帐目做假,crypto.com暂停发新卡),可使用USDC或者Bitcoin等充值,消费花的是密码货币,商户收的却是港元,跟拿香港信用卡去日本消费,对方收的是日圆,银行结算的港元同一道理。拿着密码货币储值卡,就能到任何接受Visa的商铺消费,很大程度上解决出金问题。
出入金双向兑换、持有和使用USDC,跟洗钱风马牛不相及,完全合法合规,也因此到了一定额度就需要认证身分,即金融业界俗称的KYC规范,而且每周有一定额度,比如Circle,刚认证后每周额度是$5万美元,进一步认证后每周可入金$100万美元,出金$50万美元。
有人可能会说,虽然可以出入金,但还是会构成麻烦和产生手续费。我只能说,这一丁点付出,对比起绝大部分抗争手法,不值一提。又有人会担心,如果「蓝店」也接受USDC 去「扮黄」怎么办。没怎么办,使用USDC 就是对政权的合法挑战,用的人愈多,政权压力愈大,愿意接纳的就是「黄店」。再说,用其他的方式来辨别「蓝黄」,不但主观而模糊,而且伪装只会更容易。
安装区块链钱包Argent
区块链问世超过十年,但由于技术艰涩,介面难用,全球拥有密码货币钱包的人还不到百分之几,跟其引起的回响不成正比。幸好,2018 年币价寒冬以来,做实事的从业者不但没有弃船,反而更积极用功,让区块链从底层到介面,都愈来愈好用。
美参院银行委员会召开听证,对数字美元保持开放态度
尽管并不是每位美国议员都支持央行数字货币(CBDC) 或数字美元的想法,但在昨(30)日一场极具份量的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听证会上, 没有议员明确表明拒绝这类想法。 在这场参院银
以太坊钱包Argent正是在这两年一直内测与调整,直到2020年5月才正式推出,并一下子把整个使用门槛拉低,让区块链变得平易近人。比如,以太坊钱包地址是一串42位的数字与英文字母,正常人没可能记得,来到Argent,则映射成了一个简单的用户ID,比如alice,即使对方使用其他钱包,也能使用 alice .argent.xyz 交易,原理跟互联网域名和IP地址相同。
比地址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gas」,即交易手续费。gas 之所以窒碍区块链普及,需要承担手续费还是其次,更难接受的是在大部分情况,交易的是一种币,例如USDC,手续费却是用户很可能没持有的以太币,就好比Alice 在银行转帐港元给Bob,银行收取的手续费却是美元,Alice 帐号没有美元,便没法转帐港元。对此,Argent 干脆替用户支付手续费,作为赚取后续收入的成本。透过Argent 踏进区块链世界的人,很难理解世界本来的样子,就好像一开始用互联网就是宽频上网的人,难以理解古早拨号龟速上网的日子。
不过,以上都不是区块链普及化的最大绊脚石,而是用以认证身分,通常为24个英文词汇,一旦丢失就会遗失所有资产的助记词。一般人对此难以接受,总是认为手机应用或网站理应能为自己找回密码,认证身分,没有这个功能是失职。其实,不需要看懂技术细节,只需用常理推断,就知道当有组织能帮你重设密码,或者领回你丢失的资产,逻辑上就代表有「大台」掌握着你的帐号以至资产的生杀大权;也因此,就能理解为什么在无大台的区块链,没有人能帮你取回帐号。
由自己证明自己是自己
Argent 利用自我主权身分(self sovereign identity),突破这个极难处理,去中心与用户体验之间的矛盾。现代社会使用的身分认证是政府发出的出生证明、身分证和护照等。大部分人,绝大部分时间不会觉得这个机制有问题,但假如你是流浪汉、难民或是社会边缘人,确实会没法出示身分证明,结果进一步被边缘化。荷里活电影也有惯常桥段,通常由麦迪文或汤告鲁斯当的主角,因为掌握政府的阴谋,被「强力部门」删除了身分,落得在社会谁都不是。如果觉得失去身分太夸张,想像近在咫尺的案例就好,只要得罪强力部门,你的资产随时会被冻结。身分很抽象,资产很具体,但具体的资产就是挂靠在抽象的身分之上,而在数位世界,两者都不过是比特而已。你的身分得由国家政府认证,代表你的资产也能被予取予携。
自我主权身分,就是毋须透过任何权威机关,证明自己是自己。说出来很哲学,其实还不至于。Argent让用户设定自订数量的「守护者」(guardians),比如Alice的守护者是Bob、Carol和Dave,当Alice遗失手机,可以通知Bob、Carol和Dave的其中两人,暂停自己的帐号— — Alice自己证明自己是自己。反过来,当Alice在新手机重新安装Argent,可以联系守护者的其中两人,重启帐号。个体透过一套协议,无大台自行验证身分,跟区块链透过共识机制,节点无大台获取共识的逻辑,如出一辙。
解决掉区块链的用户体验瓶颈,使用Argent以USDC交易,用起来跟PayMe、支付宝没有两样,而且还跨越国界。当然,我不会天真得以为 #decentralizehk 很容易成功,毕竟改变大众生活模式是极难的事情。香港的基建和金融体制非常成熟,反过来也成了框死思想的金刚圈,大众会觉得体制「不完美,但可接受」,不想改变,怕改变了不一定更好。这种思路似曾相识,对,不就是「蓝」么。官僚会因循,体制会守旧,当政权死守既得利益,吃各种老本,选举制度上拒绝改革,金融基建上依然为廿多年前的八达通沾沾自喜,超越者要做的是脱离固有体制,共创一个生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BAT大户垄断近9成COMP挖矿!Compound急修代币分配机制
去中心化金融(DeFi)借贷协议Compound今(1)日稍早高票通过第11项治理提案,目的是为了调整治理代币COMP的分配方式。 按照原定的代币分发规划,Compound 每天都会在ETH、DAI、USDC、USD
原创文章,作者:掘金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0on.com/119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