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自问世以来,就保证会让受信任的第三方变得多余。但在实务上,区块链是否真能做到分散化,取决于治理的内容,以及如何实施治理。随着愈来愈多企业探索区块链,这种区别变得愈来愈重要。分散化有许多预期的好处,但如果分散化在实务上失败了,这些好处很可能无法实现。
如何实施区块链治理(人们在实务上怎么做),可能与区块链治理的设想情况(人们渴望做什么)有很大不同。目前对于区块链没有一个普遍获得共识的定义,但根据常见谈论中使用的定义,区块链是由多方共享的分散式分类帐(ledger),各方都可以为这个分类帐增添交易纪录。这表示内容的更动会持续反映给各方。如果查核相互矛盾的分类帐要付出高昂代价,那么这么做可能是有益的。区块链的支持者期望它不必集中化处理,就能维持内容永远不变,这意味区块链不需要受信任的第三方来决定分类帐内容。比特币是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它成功地实施数字支付,而不必仰赖任何受信任的第三方。
这种分散化做法预期可以节省成本(透过去中介化而做到),并赋予权力给参与者,因为使用区块链的各方不需要委由某个强大的第三方,来为他们的最佳利益行事。但这些好处只能透过分散化来实现。如果未能实现分散化,我们就得回去面对权力和信任的问题。若要了解这种矛盾,不妨看看比特币的不同治理方式(比特币是区块链的一个原型的例子),包括设想的和实务上的治理方式。
比特币治理的四个面向
新交易治理
数百万人使用比特币,任何人都可以提交交易。但在实务上,集中化需要一些要素。使用者有时会支付高昂的交易费用,以鼓励更快验证交易。因此,不愿意支付高额交易费用的使用者,可能选择根本不进行交易,或者必须等待更长时间才能验证交易。
共识治理
新交易必须经过验证,才能成为区块链的一部分。一项共识机制,具体说明如何让多个节点同意某项交易是否有效,而应把有效的交易添加到区块链中。例如,比特币设想任何人都可以验证和添加交易。一次只允许一个使用者这样做。使用者让自己的电脑不断查找未知数字,来重复竞争这项权利。参与这个过程,也就是所谓的采矿(mining),是资源密集且成本高昂的活动。赢家获得的奖励就是比特币。
共识机制让系统可以分散进行交易验证。这是很重要的立论点,关系到比特币系统可以在没有受信任第三方保护交易分类帐的情况下,取代银行并顺利运作。
尽管设想了分散化运作,但采矿的高昂成本导致在实务上共识大量集中。为了分担花费资源但未能赢得竞争的风险,一组组的矿工团体形成了采矿池。这导致由少数采矿池来验证大多数的交易。与此同时,采矿池向矿工收取参与费用,较大的采矿池收取较高费用,所以他们吸引较少矿工,而且成长较慢。整体环境最终不太可能完全集中在一个采矿池。因此,虽然在实务上达成共识比设想的更加集中,但仍然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分散化。
昨日互联网,今日区块链
当年,尽管互联网已发展了一段时间,仍有很多人认为它不过是一时热潮而已。当然了,互联网至今已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从购买商品和服务到个人社交生活,从阿拉伯之春到
更新治理
区块链一旦开始运作,可能就需要或希望会有区块链协议的更新。以比特币来说,它设想任何人都可以开发和建议协议更新。但在实务上,这些更改通常仅由少数开发人员提出,而且对此的讨论高度集中,少数人提出的评论远多于其他人的评论。
设计治理
在区块链开始运作之前,必须设计区块链协议。这个治理面向有两处不同于其他面向。第一,设计是在其他三个面向之前执行。第二,关于最初的设计应该采取分散式还是集中式,很少有辩论;这一点令人惊讶,因为区块链很热中于分散式。在实务上,协议的开发通常是高度集中和协调进行的。以比特币来说,最初的设计是由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提出的,这个名称代表一个未知的实体,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一个小团体。这种保密本身就显示,制定2008年白皮书的过程不可能非常分散。
区分设想和执行区块链治理
比特币的例子显示,现实生活中的区块链治理与原本设想的有多么不同。对于交易的提交和验证、协议更新,实际治理似乎比预想的治理更加集中化。即使设想要分散化,也可能无法实现。我们可以看见,在实务上,与设计有关的面向(协议制定和更新)往往特征是格外集中的治理,而与区块链实际使用情况有关的面向(交易验证和提交)往往比较分散化一些。
自区块链技术首次亮相以来,我们已经了解到,无论我们如何设想,实务上的治理往往更加集中化,因为决策权的取得和行使通常代价高昂。想要取得决策权,可能同时得具备专业知识、声誉、时间和金钱。这些成本愈高,想要参与的人就愈少,导致实务上更加集中化。
比特币是种非许可制(permissionless)的区块链。至于许可制(permissioned)的区块链,像是IBM的Hyperledger Fabric(它限制谁可以提出协议更新的建议、验证交易和提交交易),这类区块链治理设想的集中化程度,高于非许可制区块链,如比特币。
衡量权力分散的可能性
区块链承诺的是分散式治理。然而,企业主管必须仔细思考两件事。第一,分散式治理并不是区块链的必要特征,而是需要执行落实。第二,分散式治理的好处未必值得所需付出的成本。制定协议的人员也许可以独自或以小团队形式运作,更有成效。即使分散式的交易验证也不见得一定比较好,就如比特币缓慢且能源密集的共识机制所显示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看区块链如何再转型?
本导文章讨论组织使用数字科技进行转型的关键因素、区块链技术的推动进程、以及应用案例与治理问题。台湾不少公、民营组织针对区块链这股新兴科技进行实验性的应用,甚至有不
原创文章,作者:掘金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0on.com/108549.html